虽有升散、其中一派苦寒之品,每多阻滞向外气机,以致痘不透发,酿出许多证候,非痘之即能死人,实药杀之也。窃以《金匮》文理幽深,词句奥古,阅之未必即解其至理,诚不若将各证外感内伤阴阳实据,与市习用药认证杂乱处搜出,以便参究。
二气浑为一气,不可分为二道看,故同盛同衰,一定不易。[眉批]风寒暑湿燥火六气,乃是六经的本气,六气中不正之气,方是客气。
病人或十余日,身热未退,或不身热,脉健身轻,心烦口渴,声音洪亮,忽见阴囊红肿,其大如斗,疼痛异常。气之升者宜降,泻其亢盛。
按心痛一证,有寒热之别。客有疑而问曰:予观先生之方,鲜用参、芪、归、地。
一见发热不退,便用清凉滋阴、攻下。角弓反张,壮热无汗,而畏寒者,寒伤太阳之营也,麻黄汤可与之。
少年无知,不能节欲。是以水流而涕从之者,其行类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