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贤云:益火之源,以消阴翳,阳八味是也。近来市习,一见耳肿,不问虚实,不辩外内,即以人参败毒散,加大力、连翘、银花、蒲公英,外敷三黄散,与蓝靛脚之类。
但辩察之间,不可无法。 若欲救之,亦只回阳一法。
其人口臭气粗,壮热饮冷,脉大而实,或周身疼痛,二便不利者,此为外感,阳证发斑是也。但于阴阳攸分,全无定见,终不若握此阴阳法度,治之庶可无差。
此由邪热隔中,阻其交通之气机也。胸中乃肺地面,气欲出而不出,咳嗽斯作矣。
治癫贵以养正,兼以行痰。久病与素秉不足之人,与服克代宣散太过之人,忽见身热,而却无痛苦,并见各部阴象足征。
近来市习,一见目痛,并不察究外内虚实,多用虫退、木贼、红花、菊花、决明、归尾、赤芍、荆芥、防风、薄荷、生地、夜明砂、夏枯草、冬桑叶、谷精草。脉病相应者,如某病得某脉则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