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因他经先受邪气,传入肺而病咳者,即《内经》所谓乘春、乘夏、乘至阴、乘冬,五脏各以其时受病,非其时各传以与之,而为心咳、肝咳、肾咳、脾咳之类是也。 有汗不恶寒,名柔痉,桂枝加葛根汤,如汗下太过,重亡津液,以致筋脉失养,不柔和而变痉者,又宜补养气血为主。
亦莫不有脉弦寒热,正以邪之所凑,必窒碍其枢机也。盖卫为阳,能护卫皮肤,肥实腠理,禁固津液不得妄泄。
心藏脉,脉舍神,心气虚则悲,实则笑不休。即《内经》论春脉多弦,亦不过仿佛稚阳之初动,略见为弦,以应春生之令,而非若疟脉之弦也。
凡病五日六日,腹满不大便,急下之。 灸五壮,刺入六分,留七呼。
夫疟邪之初入也,必先伏于营舍,而发则由于卫气。以胃为体,则以脾为胃之用,俾主纳之性必赖脾之运化,方得遂其清升浊降。
病虽杂出,而斯二者之相为表里其大概也。由此观之,郁冒为虚寒可知矣。